近两年,MCN机构正在逐渐面临长效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发展降速、同质化竞争加剧等问题亟待解决。面对市场的挑战,如今的MCN公司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达人孵化、品牌服务商的角色,开始探索新的商业化边界,以求获取更多变现机会。过去,MCN机构的功能更多是利用自身的达人资源与影响力与品牌开展合作进行内容输出或者直播带货。
而如今,越来越多机构开始探索自有品牌的布局与发展,尝试将产品与达人资源进行深度融合,来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微念推出酸辣粉、交个朋友打造自有服装品牌“重新加载”、无忧传媒与后古合作创立“RED ON 红颜社”……
MCN机构的自有品牌得益于机构在营销渠道的影响力,都收获了不小的平台声量,但这同样也成为了其发展的制约。
一些MCN机构的自有品牌在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流量,有些急于求成,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打造。
同时,一些机构拓展品牌业务的经验与精力不足,
在口碑维护和长线发展上没有完善的规划,往往抛出一个所谓的“重磅炸弹”后便没了后续,导致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认知度较低。
前有微念等机构推出的自有品牌成功打开市场,后有yes IC、水之澳等多个品牌相继亏损,半路“夭折”,
它们究竟差在哪里?MCN机构为何要探索自有品牌的打造?
01
优势突出 ,劣势明显
当下MCN机构的自有品牌主要分为两种模式,第一是以达人自身为标签打造的新消费品牌,
其优势在于达人的知名度与粉丝基础,依靠达人的信任背书提升品牌力。
第二则是MCN机构自身进行业务的拓宽,完全独立运营的品牌,这类品牌往往会与机构、达人的名字区分开,仅利用自身的营销优势进行品牌推广。
例如微念打造的李子柒同名螺蛳粉品牌就是利用达人自身的影响力实现品牌破圈。
截至2022年9月,其官方自营旗舰店销量超过87万,销售额超过4700万。

图为微念螺蛳粉品牌电商平台截图
与微念不同,上海的MCN机构缙嘉则是将达人资源与流量作为营销的切入点,以此来打造全新的品牌,拓宽商业化路径。机构拥有帮助众多美妆品牌进行营销推广的经验,先后推出了且初、everbab等美妆品牌,主打百元左右的价格市场。缙嘉的自有品牌借由程十安、李溪芮等明星、KOL的影响力切中了年轻用户的消费偏好,其天猫店铺的累计粉丝量已超过140万。整体来看,当下MCN机构成立自有品牌的优势在于流量IP、供应渠道、产品销售三个方面。首先,MCN机构了解用户群体的需求,能够基于达人的互动、消费数据寻找品牌的突破口。达人庞大的粉丝群体成为了品牌成立初期的重要私域资源,达人能够第一时间接收粉丝群体对产品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品牌的试错风险。达人自身的带货属性为品牌提供了天然的营销与销售渠道,有利于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种草、转化。其次,长期的直播带货合作,让MCN机构积累了一定的供应链资源,能够更高效地与工厂进行合作,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然而,流量是MCN自有品牌的最大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的“放大器”,更容易让品牌甚至机构自身的声誉陷入被动之中。去年年初,交个朋友旗下的服装品牌重新加载推出了BK休闲鞋,“似曾相识”的设计让品牌陷入了舆论之中。同时,在店铺的评论区,也有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提出质疑。随后,罗永浩亲自发文澄清,称品牌采用的是已过专利保护期的设计,产品是“同样品质,1/3的价格”。诚然,重新加载依靠产品超高的性价比收获了大量的消费群体,但种种舆论也为品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MCN机构打造产品的经验相对不足,以达人运营与孵化的思维发展品牌,很容易陷入盲目追求流量的漩涡中。回归产品、发挥优势、规避风险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保障。环境驱使,机构寻求新突破
近些年来,大部分MCN机构的自有品牌尚处在摸索的阶段,真正成功出圈的相对较少,即便如此,仍有许多机构前赴后继。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当下MCN机构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急需探索商业化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