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发了一条朋友圈问刘思毅宝宝总要不要把杭州那套房卖了?
那条朋友圈又推送文章,所以就有很多评论区的人都在建议我卖或者持有。我们 CEO 群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前辈,持续关注我五年了,也为我付费五年,他跟我说,刘思毅千万不要在这种小事上纠结那么久。那个房子真的很贵,而且它已经跌了 30% 了,我真的很纠结,他就问我的 GMV 是这个房子的一倍了吗?他就跟我说完全没有必要纠结,因为业务结构、房子什么的都不是我的资产。他就跟我说作为超级个体的年轻创业者到底应该怎么看所谓的理财、投资,我非常受启发,所以我把他的观点原封不动的转述写成文章,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已经做的任何的理财决策,不要动。
无论这个决定是否精明,都只能把它停掉,不要动,因为动它都是在消耗我的所有能量和心力。我本身的时间才是最大的杠杆,而我本身才是应该经营好的资产,所有的资产都不如我本身来的重要。因为刘思毅就是一只奶牛,每天拍视频,每天写朋友圈,每天写公众号,参与到管理,给读者能量,同时拿到了阅读量,阅读量带来了很多的私域流量,而私域流量就会带来现金流。所以我开不开心,状态好不好,我的体力和精神力决定了公司的生死存亡,决定了现金流能否稳定。我现在才 30 岁左右,拿什么来 manage 我的资产?所谓的资产管理首先要有资产,那套房叫自住房,那不叫资产。而我作为一个 30 岁的超级个体户,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管理好心情、情绪、能量、体力,在自己有时间、有心力能够创作的时候拿到最多的曝光量,用曝光量拿到最稳定、最大化的现金流。超级个体时代作为超级个体最应该了解的投资心态,就是到一个亿之前,千万不要投资。
第二、到了一个亿之后,要全职学投资。
如果现金流还在就不要投资,永远不要在现金流还在增长的时候做投资,这是对现金流能力最大的侮辱。这太醍醐灌顶了,所有的投资人,所有的所谓的房地产专家,还有炒股专家、基金专家,还有投资 kol,没有任何一个针对 90 后 00 后已经有第一桶金的老板把这个问题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