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研究亲密关系,想阅读更多,这是 Toby 推荐的,有关亲密关系的一个非常深刻、常见、伤痛的话题:出轨、背叛。
创业者的离婚率,大部分来自于出轨和绿帽,绝对不是男生主导的,而是男生女生一半一半。
这是非常可怕的社会现实,在中国舆论环境中,绿别人、出轨背叛,是一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硬伤,并且必须要打入十八层地狱。
而在大部分 Super Rich 的家庭结构中,当家主母和创业大哥之间,又非常默契地保持一种平衡,十分有意思的中国特色。
这本书的作者十分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指出几个立场:
1,人是很贱的,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承诺就是用来打破的。
尽管亲密关系特别是直男直女的婚姻制度需要世俗和法律以及精神意义的承诺,可是承诺真的太容易被打破了。
2,作者挑战「排他性关系」的唯一合法、唯一合理性的必要。
要多元、柔和地共同探索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不妨更包容地探讨,绿帽、多 P、开放性关系等非常有社会污名化的关系模式。
3,但作者承认,在排他性的公理被打破之后,到底还有什么坚不可摧夯实这个社会制度的呢?
但又不断强调,坚持性的单一性,且世俗家庭让男性女性背负的道德责任,本身就在打破排他性,让承诺成为一种不得不被打破的枷锁。
没有活力的承诺换来一潭死水的性生活和亲密关系,也得不偿失。
整本书,都充满张力,仅仅算是一个起点的讨论。
需要更进一步阅读关于「开放性关系」的一些书,有推荐吗,疯狂想啃。
我对「亲密关系的忠诚和承诺」有很大的疑问和困惑,但也对所谓的多偶制和开放性关系感到疲惫和自然而然地觉得肯定不 OK,
还得继续看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二、
网红校长推荐的育儿书,华德福学校创始人的育儿观,一百多年前的书,翻译读起来佶屈聱牙,只有一个收获,
就是小孩儿的灵魂有不同,所以说身体和灵魂的适配,就是需要过程的,会哭会闹会疯会不乖都很正常,乖小孩儿才不正常呢。
中国语境下的「乖」是一个很有问题的育儿观,不能太 PUA 自己和孩子。
另外验证了一个语言教育的方法,当你想要孩子学习好多门语言,
就很多门语言串起来说就行,他们不但不会混淆,而且根本不用教所谓的规则和语法,
孩子的脑容量和学习能量都远远超出成年人想象,使劲儿在 3 岁之前和他说话就可以。
其他的就看不懂了,不过也够了,验证了两个点的价值。
三、
被北大毕业的台湾师姐推荐的一本书,她说这是台湾人写的时间线历史,我和她在台海问题上天天吵架,问很多立场都完全不一样。
她说,我们不一样很正常,但是我足够不了解你们,你不足够了解我们,所以送你一本书,自己去读一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