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香港,和前任分手了,分手 3 天,还在戒断期,
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也第一次,真的做到了坦诚真实面对面说自己的感受,用前任的话说,叫「不道歉地做自己」,
在一起 1.5 年,这一段恋爱,我谈得应该最投入,也思考最多,可能是因为 30 岁,所以似乎在这一段恋爱中,走出了新手村。
长文慎入,谨以此文纪念 18 岁到 31 岁,纪念我和前任走过的路,以及那些走过我青春的各路男男女女宝宝总们,我好像,真的出新手村了。
爱让人欢喜让人疼,亲密关系修炼一生,真有意思。
一、
前任 E,是在香港工作的大陆宝宝,7 年前在北京相遇的美人儿,95 年美人儿,咨询宝宝,美丽宝宝,
在北京的时候豆瓣认识,当时我刚毕业,戴着眼镜的书呆子,前任刚在美国一家文理学院读大二,我迷恋这种人的洋气,我也迷恋这本外文书,
双城恋爱,隔开 7 年,命运奇妙,在北京我们一起去景山公园,一起在张妈妈吃饭,一起在学院路静淑东里我那老破小一居室吃我做的饭,
去景山公园的台阶上,我们录了一期播客,我问前任答,以一个当时 20 岁的大二美国留子给我们在北大不吐槽会死的电台听众,也给我,科普美国大学、美国高中,
我喜欢前任,喜欢前任的洋气,也喜欢前任的幼齿,当时我的恋爱空窗,
在品尝了两个北大博士的味道之后,刚刚进入社会的我,在前任的暑假里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艳遇的相逢,然后我们分开,然后我们莫名其妙地失去联系。
也不是莫名其妙,就是忘了,创业精彩,前任在美国留学,我的助理似乎就把这个人的微信号删了。
7 年后,2023 年 1 月,在疫情开放我在香港刷 Tinder 匹配前任,我尖叫地 Superliker 前任,然后看到对面直接蹦出喜欢,匹配,然后发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嗷嗷,我们又见面了,
在香港的利口福门口,上坡下坎的香港路边,我等前任下班,拍了拍我肩膀,我忙着看这几年彼此的朋友圈,想念当年的景山,
回头看彼此,我们都变成了岁月改造之后的更好的我们,吃饭叙旧,我在大陆做网红,E 在香港做咨询,
美国 7 年,香港 3 年,我创业 5 年,唏嘘地从中环打车到 W 楼下,在香港故宫下的沿海步道,牵手、接吻,然后,看完陈奕迅演唱会,我去纽约。
不断视频、不断发照片,不断陷入一种不明不白的暧昧撩拨中,我们变成了更好的样子,命运温柔地让两个人相遇,可能就是让我们在一起吧。
我走在香港街头,牵着前任的手的时候,我感觉好快乐,那种约会的快乐,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原来我自始至终的恋爱旅程,都是在享受那一种体验的感觉。
二、
说回来,纽约回来,2023 年 1 月,我们在一起,2024 年 10 月 20 号,我们分开,1 年 9 个月,投入心力最高、思考程度最高的恋爱经历,恋爱新手村最后一课,是 E 给我的。
为什么在一起?
我常常和 E 讨论彼此为什么会选择彼此当恋人,前任的答案:passion,那种无限的激情,可能正是咨询狗要的,因为日复一日地缝纫机体验,虽然高薪,但确实想构建藩篱之外的世界,前任说,感受我的激情就是最大的振奋。
我的答案:自由、成长、装逼。
前任很好看,带出去装逼有面,对象好看,是自己的福气和社交资产,
在香港的街头牵手无数次地走过湾仔的街道,在和群响团建的时候在千岛湖泳池边散步,在杭州春风沉醉的夜晚在北山路接吻,浪漫至死不渝,浪漫本身就是巨大的内容和情绪价值。
前任给我自由,不查岗、不过问、不看手机、异地恋,无限自由,
我是创业者,绝对自我中心主义,需要巨大的空间去独处和自我探索,我频繁自我旅行,完全不像是一个谈恋爱的人,这是自由。
前任给我成长,E 在美国 7 年,在香港 4 年,在咨询打工,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习惯读英文材料、英文书,学国际政治专业,同时作为小镇做题家在中国大陆长大到高中毕业,语言天赋极好,中文极好,
作为一个地命海心的键盘侠,作为一个深度中文作者,作为一个关注世界、立足中国大陆的人,E 给我的体验是之前前所未有的交谈体验,
有点儿像 Debbie、碧池,但和他们领域不一样,E 更像是一个探索世界的伙伴,讨论政治、经济、生活、两岸三地、中美世界、留学、香港、咨询、语言的聊友,
亲密关系,对于两个人真的很复杂,我现在知道了,不仅是室友,还有炮友,还有聊友,还有家人,还有利益上的关系,
不断递进、不断深入、不断挣扎、不断体验,只有聊友的深度体验,却为了这个体验,我似乎又自定义地觉得,一个不查岗的人给我不窒息开小差的空间,一个能带出去装逼的人给我愿意经营感情的动力,
大错特错,动机不纯的亲密关系,必然变质,不在于任何人做错了什么,就是动机不纯,抱有侥幸地既要又要。
三、
我回想当初,和 E 在一起的动机,其本质仍然是一段旅程的探索亲历,把谈恋爱当作一种体验的探索,
和谁谈都是体验,和一个颜值高、学历好、聊得来的人谈,更是一种高质量体验,让我冲昏头脑的高质量体验因为异地,一个月见一次,一周视频 1-2 次这样的低频次投入,
缓冲了冲突,也缓冲了我自己觉得的不对劲,我早该发现我的投机取巧,我就是把恋爱当作体验的人,这没有错,但我们当时的预期,或者叫我当时的侥幸是,哪怕是当体验,但未来肯定还是走入关系的泥潭,
那么,我侥幸地觉得,我能因为 E 的美丽、E 的善解人意、E 的高学历、E 的好聊、E 和我的知根知底,愿意「将就着」走入这一片泥潭。
我完全错了,不是将就,谁也不能将就谁,谁也不能让谁在感情关系中算账,当你算账,你就是不想做,
而当你不想做,但是勉强做了,出现的唯一解决就是充满凭什么,这个凭什么的攻击性,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对面,关系的终结,是时间问题。
这是好事儿,不是坏事儿。
继续说时间线,谈了一年半,经历了刘量量出生,经历了我们群响的四周年、五周年,经历了周杰伦演唱会,房东的猫演唱会,还有周华健演唱会,经历了无数次香港瑞吉,湾仔街头,还有杭州的春风和夏日,还经历了很多次广州的老饕,和成都的牵手,
我体验好多,真的好多,E 真的是一个满分恋人,不评判、不要求、愿意倾听、愿意等待,愿意探讨,期待看到新的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前任的成长,换工作,和父母的觉醒探讨,自己在香港的成长云云,
彼此见证彼此的一年半,没有什么争吵,只是我慢慢感受到我的逃避,E 则更加感受到我的若即若离。
当天晚上分手的时候,我直接说,似乎我们只能用其他关系去定义这一段关系,而不是爱情。
因为我也明白了,爱情不可能如同我们现在一样,我三天两头打卡一次视频,一个月一次来打卡一次见面,我的能量和情绪通通在逃,不是不爱,不是不喜欢,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进入无尽的疲惫倦怠。
我突然意识到,是这一段旅程的体验峰值已至,而我,不愿意走入下一步。
四、
E 问我,我从未看到过你脆弱的一面,你真正的内心为谁打开?
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自己可能都没有看到过我脆弱的一面,我似乎在这个创业的阶段十分自洽,就是向前,我的独处、我的成长、我的思考、我的伙伴,都让好像不需要和恋爱一起构成精神伴侣的精神花园,
我似乎自洽于和我自己相处。
我很爱我自己,我也知道剧烈的内容创业,让我非常需要独处,而我的独处需求常常和恋爱需要的「经营」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