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投资人,虚假繁荣天花板。
一、在硅谷投资人,用 500 万起家。
他有一个有好爸爸, 98 年然后有 500 万人民币,通过当年移动互联网,在大一的时候投资了很多他师兄师姐,拿到了很多小案例 10 万美金到 15 万美金的融资,有一个案例成了,于是这 500 万就变成了一个 1000 万、2000 万。所以他基于这个钱就直接在 Stanffer 门口租了一个园区,这个园区就是一个会所,专门邀请华人年轻创业者每周一次的聚会,每周一次的 panel talk。每周聚集一次华人创业者、工程师、学生、MBA、年轻学者、像我这样的kol,然后聚合在一起,在硅谷做了一个华人创业论坛的流动盛宴。就好像硅谷版刘思毅,于是它链接到了很多大公司,特别是 AI 领域的一些业务负责人,以及 AI 版的白人的主流基金。因为他告诉那个白人,我认识所有在这边的华人主流的 talents,主流的脑子,所以说你想要联系华人找我。于是他拿这个华人的资源杠杆了主流的 GP,而用主流的 GP 去杠杆到那些想要拿主流 GP、主流投资人,白人美元投资的这些基金。白人美元投资的这些华人创业者为什么要拿他的 15 万美金甚至 100 万人民币呢?就是因为我可以帮你介绍下一轮投资人,我可以给你共享,还给你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以及本身的华人美洲的聚会,也是你自己 social 的这样一个场域。于是他就稀里糊涂的又投了很多一个个人的活络的创业者,华人工程师,华人学生和硅谷的白人,主流的投资合伙人,以及像李彦宏,还有像那个周鸿祎。这种互联网巨头要来一下AI,他们就直接给你办一个这样的交流会。接着他自己又发布李彦宏个人交流会,因为李彦宏很牛逼,所以说他就可以杠杆很多人,又可以杠杆到很多白人主流的GPT,于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这就是接待所有大佬和硅谷谈投资人,咔死华人年轻精英的联盟,这非常妙。1000 万到 2000 万只是一个媒介,他不靠这个赚钱,你觉得他靠什么赚钱?二、服务高净值人群,沙丘路的 GP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