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英语好,能赚大钱。
我今天分享三个人,李尚龙,凯莉彭,还有硅谷学霸Jolin,我觉得他们对于很多人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包括高学历的、英语好的、在大厂的,或者自己觉得手不脏的。他们的核心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搬运在英语世界已经成型的 AI 内容,或者直接用自己在英语世界习得的硬核学科内容,把它们通过自己 toC 语言说出来。比如李尚龙,他会说 AI 对于中产阶级转型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迎接 AI 带来的这样一个浪潮?比如Jolin,她会说作为一个清华硕士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的宝宝,自己对于 AI 的硬核的底层观察。比如凯莉彭,跨国婚姻,她的英语非常好,原先在Airbnb,现在自己串联分享中国东海岸和美国西海岸的人生经历,和硅谷的创业故事。他们其实都在分享一个英语世界已经成型的认知案例,还有书籍和观点。Join 有 100 万视频号粉丝;凯莉彭是直接全职跑路出来,成为了硅谷的自由职业者;李尚龙直接用 AI 课程变现了,他甚至没有全力做,因为他通过出版物已经小自由了。只有一个人,和其他的矩阵合作。我觉得这个点非常犀利,他只戳中一个点,叫做:稀缺内容拥有流量。稀缺内容永远有差异化的流量,稀缺内容永远有强转化力的流量,稀缺内容永远享受人们的追捧。今天人们总是在说内卷,总是在说选题不够用,但是我没有看到它们不够用。我去了硅谷之后,有了一个巨大的启发:刘思毅,你要塑造你的稀缺性。刘思毅的稀缺性到底在哪里?可以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感受。我觉得,可能是我会提问,是我在日更,是我虽然草根但因为自恋、体力好,所以可以全球旅居,走了一个真的少有人走过的路——北大毕业,父亲破产,母亲癌症晚期,单亲养娃,自己创业,又是做IP,天天被撕逼,又天天和人们反撕逼。这些都是我的差异点,但我最核心的差异点,是要制造差异化的内容。所以我在回答我自己,刘思毅,你的差异化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