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三种华人,一生被困。
我根本就觉得没有人懂任何一个国家,中国和美国都是各自用偏见在战斗。我就是鼓励彼此用偏见来战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战斗,今天继续更新我对美国的偏见。我总结一下我遇到的一两百个华人,用我浅显的偏见来说一说,在典型大城市里华人的各阶层分析。
一、美国科举制度下获胜的美国做题家。
他们首先要在中国做题家里获胜,至少是 985 和清北,但他们没有参加高考,直接去了美国。在美国读完书,非常幸运的拿到了大厂的 offer,或者拿到了很好学校的教职工作,拿到了美国户口,一年可能 5 万刀、 10 万刀、 15 万刀、 20 万刀不等。他们是中国人,他们底层非常爱国,但他们确确实实秉持自扫门前雪,非常期待中国和美国不要有极端冲突,非常期待能用美国的钱在中国的消费,也非常期待父母能来美国。这是最岁月静好型的美国华人,他们并不懂岁月的艰辛,因为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非常早的加入了这一波美国的科技互联网浪潮,加入早,所以有股票,有股票的信息差。这是北美华人最从容的一代人,但是他们的弊端在于生活一眼望到头。他们非常不能容忍,但是又不得不容忍的,因为他们的放弃沉默成本实在是太高,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只能拥抱。他们很无聊,无聊快要杀死他们,快要淹没他们了,但他们不得不拥抱无聊,因为他们的无聊太昂贵了,他们的无聊是在湾区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在大学不断拿着永久的教职,一年赚 10 万刀。二、美国的第一代移民。
第二类人是各种原因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通过各自的打拼,通过了开餐厅,通过了当洗碗工,通过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是我们亚裔的故事,亚裔的一个新时代的淘金热,通过一代移民的艰辛养育了的二代移民,我明显的看出来这二代移民对中国有排斥,至少对中国代表的东方文化有非常大的逃避心理。我非常理解这种逃避心,因为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的奋斗继续传承父辈母辈的阶层,继续跃迁。他们本身期待能够在美利坚成为一个主流,但他们知道自己不能是主流。于是他们会逃避,这就是简中世界经常说的非常恶的形象,叫香蕉人。我觉得他们内心的脆弱小孩在告诉他们,我是来自东方的父母生下的东方人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