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梓泉访谈的第二篇。
梓泉是几百万公众号粉丝的创作者,他现在已经在逐浪 AI 时代的新媒体短视频直播,他跨越了很多媒介形态,并且他在 ToB 和 ToC 上都对我有非常大的启发和帮助,他是一个真正的传播专家。
今天主要和他探讨各个流量平台的创作逻辑,受益匪浅。
以下是访谈中的精华内容。
一、平台做封面的逻辑就是幌子。
做过 YouTube 的人就知道, YouTube 和 b 站是在竖屏信息流里头,所以横屏封面图的效果对特别重要,
在门户网站时代,我要把一个新闻放到首页,我必须要把这个新闻浓缩到 8 个字以内,
因为新浪首页它给一个新闻的极限就是八个字,
因为新浪首页有很多重要的新闻,这个坠机了,明天 CPI 跌了,后天央行放水了,大后天股市怎么样了。
我当时是写体育的,曼城 2: 0 阿森纳,你说这种东西怎么配上首页呢?
你只能想有 8 个字的资格,把你的东西浓缩到 8 个字以内,但是让人家点进来,微信公众号时代是不是这样的?
你在微信公众号收到一篇文章第一瞬间,一定是公众号名字,这是你所接触的用户的第一个界面,从这个时候你就要开始设计了。
所有的互联网自媒体产品,都存在一个东西叫幌子。幌子就是吸引你点进去并把它看完的预告片,你一定要每一步去还原用户的点击行为。
我们会长期要求把标题字数限制在 14 个字以内,而且要控制人物的关键词在前半句,
如果多了它就显示不出来了。
第二个,你点进去之后开始是大卡片加下面的字,字和图在这个层面大家看到就是一个完整的话了,把更多的信息放到图上,让图片更加有冲击力,
小红书封面跟 b 站 YouTube 的封面是一样的。
二、封面图片要有真实发生感。
封面要有一个东西,我愿称之为真实发生感,
因为 AI 存在,导致越来越多营销内容非常容易产生,比如说我出现一个汪小菲和张兰,我不需要什么调查,我只要告诉 DS汪小菲张兰又被抖音封了,请你以激烈的语气批判一番,但是里头实际上是不含任何真实信息量的,因为他不知道实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大家记住,对于这种实时性的东西,你是没有信息量的。
你在自媒体过程中见多了这种就是由情绪渲染、由 AI 生图,你就特别渴望看到真的东西。
所以 AI 不会代替我们自媒体宝贝的。
但是你得懂这种真实感哦。
只要是自媒体头部创作者他都有在感受到这个事情。前两天何同学发了一条视频,他公布了过去一年就是他在 b 站上用的封面做 a b test 的结果。
他说首先在 b 站上给封面加字,已经在掉打开率了。
因为加了字之后东西太做作了,感觉像是精致的广告。
而且他会发现所有摆拍的封面都不行了,他去年效果最好的一个视频的封面是一张 2016 年用手机前置摄像头拍的他和影视飓风的合照,走在路上有一点动态感,
就像咱早年说表情包怎么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