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 IP 在面临什么样的变化和挑战?
这篇文章是蒋晖老师作为顶级操盘手和顶级 IP 的商业判断。
我觉得很多很多人以为蒋晖是只是商业 IP,但是我和蒋晖切磋的最多的是他的操盘手视角,他幕后和水下有很多公司是一年净利润 1, 000 个 w,找蒋晖老师操盘,甚至就是他直接孵化起来的。
他是一个顶级的 IP 也是顶级操盘手。
一、头部 IP 面临的挑战。
蒋晖:
就是因为是头部,肯定想挣更多钱,而你想挣多更多钱,你必然要产品线全面化,付费化,内容升级化,人设清晰化
因为大家都在决赛圈,决赛圈就是要卷死对手,全方位卷。
刘思毅:
作为我来讲,最大的挑战是好像能量真的不够,当我做直播,我做不了其他一切事,我好像只能做直播,这是我的一个困惑,蒋老师。
蒋晖:
你要算一个 IP 的时间 ROI , IP 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得想明白你的时间是花在内容上还是产品上还是团队上?
不同的 IP 的选择不一样,举个例子,我在流量上花的时间就比较的少,因为我通过付费,去买了我在流量上的时间。
也是因为我年龄大了,体力有限,所以我再没有在这个流量这方面投更大精力,我把我的时间最大的投入在我的产品上。
我在团队上花的时间也非常少,因为我们团队比较的健全。
这是我的时间分配,每一个 IP 因为阶段和行业的差别,时间投入的 ROI 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但是 IP 的时间都是百分百的情况下,极其有限,极其局限。
所以你不可能说我什么都要,你放在流量上更多时间,你在团队上和产品上时间就必然少。
刘思毅:
超级 IP 公司的收入是可以被算出来,就是流量乘以红利期的红利价值,我这样算了之后,我感觉已经到天劫的顶端了。
我有了很多钱之后我还想成长,我想进步呀,蒋老师,怎么办?
蒋晖:
收入的进步是一个必然现象吗?大家有点高估这个事情了。
当年的房地产老板,他们还要进步吗?当年想进步的房地产老板都进去了。
即使我持续成长,也不一定意味着我公司的销售额会持续的增长,一切与势相关,没有视频号这一波,你这一波没有机会,没有 AI 这一波,你这一波也没有机会。
我们的创业是顺势而为,没有人能逆势而为,逆势你是挣不到钱的。
所以真正的这种创业者,很多靠运气挣到的钱的创业者,他只是命好、运气好,他遇到了一波势。
比如说我爸 40 多岁,就是从 20 多岁创业到 40 多岁,没有挣到过大钱,当年他在他的圈子当中也是成功人士。
那有用吗?他的这个时代过去了。
时代跟你 say goodbye 的时候,真的不会跟你说再见。
世界上的创业者 99% 都会被时代消灭,淘汰。
不是你努力不努力,很多创业者在找工作,不是说不工作,是找不到工作。
这是常态,收入跨阶级的增长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一个常态。
收入跨阶级的增长只属于那些不断的翻新自己去应变,不断的接受新事物的创业者, AI 来了学 AI, IP 来了学 IP,流量来了学流量,小红书来了学小红书。
只有这些人他才能够穿越周期,这个行业没了我做别的行业呗。
要有这种能量,那大部分人不属于这样子的,所以很多人抱怨说努力没用,但是努力在整个创业中它只是大家上牌桌的前提条件,不是一个必然,大家都很努力,
二、非头部的 IP 只能在垃圾桶里找吃的。
刘思毅:
那么中不溜秋的在干嘛?
蒋晖:
中不溜秋的 IP 只能去做头部 IP 不做的事情,更脏的活,这个世界是有产业分工的。
顶流 IP 脏钱不吃,中部的就吃脏钱,顶流 IP 有白米饭,有红烧肉,干嘛吃那碗汤?
刚刚入局的小喽罗只能在垃圾堆里面翻翻有什么吃的。
我们当年赚钱,也是从垃圾堆里面找吃的,那钱很难吃。
但比起那些在饿着的人,你从垃圾堆里能翻到吃的就已经很幸福了。
大家要把创业想象成你是经历饥荒的人,当你组建了一个团队没有收入,是不是就是饥荒?此刻垃圾堆里面有食物,你吃吗?你吃了就活得下来。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连垃圾堆里面吃东西都不配,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呀。
你选择创业你就要先学会在垃圾堆里面找吃的,这个没毛病。
刘思毅:
如果一个员工在南京赚 30 个w,是不是创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