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思毅的第 244 篇原创,
持续日更,做最懂流量的创业者。
最近深深觉得我们群响在进化,在真正从一个社团往一个真正的公司进化。
发现从我,到我的联合创始人,到我的中层,再到我们的基层会员服务官、俱乐部服务官,
我们发现沟通的链条变长了,部门的边界变厚了,CEO 的辐射范围相对于团队规模,不变就是在变小。
面对这些情况,我在票圈吐槽:
「啊啊啊啊啊原来组织在 15 人以内的时候是真的可以,非常非常棒地关注到每一个人,
然后管理每一个人的预期,也可以保持一个如社团和家庭一样的和睦。
可是一旦突破 20 个人,CEO 的管理半径不会自觉 Cover 这么多人的,因为业务盘子变大了,管理半径甚至会变小,除了合伙人开始有中层。
然后中层的管理干部汇报给操盘手或者联合创始人,CEO 开始决定方向和制定目标,
这个时候会发现公司没有价值观、使命、愿景,就会特别特别没有方向。
15 个人可以靠吼叫和氛围组,20 个人以上之后,需要使命愿景价值观来对齐。
然后,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要建立和组织规模匹配的顺畅沟通的机制。
社团时代靠吼叫,CEO 可以旁听一切战火;
50 个人的时候,没有周报、部门会、月会、周例会这些约定俗成的机制的东西,怎么保持 CEO 和部门之间的,部门和部门之间的,CEO 和员工之间的顺畅沟通呢。
啊啊啊啊,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啊啊啊啊炸裂的阶段 ing~」
亲爱的群响会员,在群里提出的各种意见,我觉得都十分有借鉴意义,
因此进行记录,希望能够为读者们,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 CEO 读者,产生一些帮助和价值。
1,
很多 CEO 天生控制欲很强。这个思路本身就是不对的。
2,
首先要克服用 IM 管理获得及时反馈的快感,
经常很多老板就想起来一出是一出,一直 IM 员工,员工不晓得优先级就会觉得老板说的最重要;
其次每个 team 要有一个靠谱的人,不一定要资深、要贵,关键要靠谱。
3,
周航曾经说过,不要招聘你自己不喜欢的人类,你只能管理你喜欢的人类,
早期要的人,必须是喜欢你,你也喜欢他的,因此早期的管理是愉快的。
4,
核心确实是不油腻。
油腻是雇佣兵,就是他是为了纯赚钱,你需要和他讨价还价,各种 argue 排期。
然后贵的和便宜的人,资深和刚出道的,都有不油腻的。
油腻是那种有一点货但不能因势利导,但还姿势满满各种 mindset 。还不如一个毕业生好用。
5,
你看你自己创业一步步是怎么走过来的。
首先一个开始你一个人可以干所有事情,假设这五步是,流量获取,激活,留存,变现,裂变。
后来你发现靠 ttm 业务发展太快了,这个时候你的想法就是要把其中一环交出去,
比如一般老板都先把流量获取交出去,那么这第一个人就很重要,这个人怎么才好用呢?
上者心意相通,敏捷善思。
最好跟你是一模一样那才好,那你才好用,你脑袋想到啥,他哐当一下就给你做好了。
这个时候你慢慢发现业务越来越大,五个都交出去了,你就做管理,管理这五个人,每个人都得是你,知道你在想啥在做啥。
这个时候你假设业务又扩大了,比如流量获取这个时候需要两个人了,一个做免费,一个做付费,那么这中间层挑人就很重要了,
如果能招到气味相投,这才是最重要的。创业的发展就是这样的。
百人以下的公司,每一个人的最后面试都应该是老板,你应该确保这些人都和你的味道是一样的。
所谓愿景使命价值观这都是从你身上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约束下面的人,告诉他们想你之所想急你之所急,这样你才好用。
300人以下没有组织,有的是团伙。
你这个阶段招的人应该就是最像你的,简单、高效、执行强、保持透明、坦诚沟通、每天打鸡血,冲就完事儿了。
大部分人遇到的第一个瓶颈是百人团队。
因为这个时候你意识到要引进新的比较厉害的人了,进来就是腥风血雨。
6,
恭喜刘老板从创业期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一桌论
1、创业期是:同吃,同住,同频,万能的老板
2、发展期是:重要的事+重要的人,管人心,功能老板。
二、一块板
1、创业期:一切为了活下来,老板身先士卒。
2、发展期:管理短板,重点突破。
7,
有时跟朋友聊天,为什么一些慢的项目,重的项目,还得老将来操刀,年轻CEO很难做到,
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年轻CEO并没有足够时间积攒雄厚的团队资源。没办法短时间组成互信互爱的合伙人团队。
因「术」组成的团队,能战不能谋。不坚固。经不起人性的考验。经不起长期的消磨战。因「道」沉淀的团队,可久战。
以上,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要建立一个水滴石穿的沟通机制,
没有沟通机制的团队,没有办法执行信息的自由流动。
沟通畅通,不是马上的 IM,而是时时刻刻的执行和沟通。
今日Bonus:加我好友 qunxiang16 ,领取最新一期由我撰写的群响会员专属内参【四种优质供应链分类】 ,大家一起选好货、提高 GMV 、多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