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和武志红老师对谈的第二篇,我很好奇武志红老师的生长环境,以及他小的时候思潮是怎样的?
这篇文章来聊一聊武志红老师的来时路。
一、对信息的极度渴望。
武志红:
我初中和小学的时候,是真的非常贫乏的时代,和现在这些 90 后、 00 后的这些孩子们相比,我羡慕得不得了。
刘思毅:
你是哪人?
武志红:
我是河北人,河北石家庄下面一个县。
刘思毅:
你是县城婆罗门家庭?是小镇青年,还是农村出身?
武志红:
我是农村里头最穷的家庭。
那个时候不仅不止贫乏,对文化也极其贫乏,我在初中之前就可以说正经的文学书一本都没读过。我家里有哥哥大我 8 岁,他买过两个大部头,一个是《悲惨世界》,一个是《说岳全传》,这就是我在小学的时候仅有的课外书,
《悲惨世界》我现在也不记读了多少遍,但是就如饥似渴的一遍遍的读,但那个悲惨的味道真的还都记着。
刘思毅:
你读得进去吗?读得懂吗?当年那么小。
武志红:
我把家里但凡有字的全读了,我哥哥大我 8 岁,姐姐大我 4 岁,我爸做过村大队里的会计,反正但凡有字的,都如饥似渴的读了。
刘思毅:
所以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特点和追逐吗?
武志红:
好像等到了初中我就发现,为什么你们读东西都那么慢呢?后来发现只有我快,我上初中就发现我们同学读书的时候都读那么慢。
我怎么读书哗哗哗的那么快,后来我一问一了解,只有我那么如饥似渴的在读东西。
刘思毅:
如果学霸的天赋是擅长读书,擅长考试的话,我们为人父母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天赋的不擅长和擅长。
武志红:
那就接受呗,顺其自然,真的很难,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二、父母但凡有太多的成见,就看不见孩子本人。
武志红:
孩子本来的样子是最好的,所以有些父母很有智慧,他能够看见孩子的天性中有极其宝贵的东西,那他就能够帮孩子把这部分看见,
刘思毅:
但是我觉得那很多父母看不到怎么办?
武志红:
对孩子要有份很深的信任,相信孩子,相信孩子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这些东西,而且帮孩子尊重自己的感觉,
最终孩子能够把的这份感觉活出来之后,你才发现原来他的这份存在是如此之美。
刘思毅:
但为人父母的这种笃定感,本身修来就太不容易了,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的喧嚣,微博、某音视频号都非常疯狂的在说别人的孩子有多优秀,甚至在 AI 时代都会有一些爆款叫做我家孩子如何用 Deepseek 做出了当我做出了 100 万爆款播放量这种视频。
这种非常宣扬内卷的时候,为人父母那种笃定感和相信感有什么方法论吗,武志红老师?
特别是在 AI 时代,我发现内卷在变相的内卷。
武志红:
无论时代如何,内卷有一个东西是决定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
经常有人在问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家境、外貌,智商,是这些东西吗?都不是。
三、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心流体验的品质。
武志红:
心流是一个特别流行的概念,《心流》这本书很厚,但是你一读就非常简单,非常容易读懂。
你会发现 80% 以上的人读这本书没感觉,原因是什么?他们没有什么心流体验,所以脑袋上懂了,但是没有体验,所以这一个很大的问题。
刘思毅:
为什么说心路的体验的品质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