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休斯访谈的第二篇。
她算是山河四省高考重灾区爬出来的宝宝,她来现身说法,讲讲山河四省的孩子,要怎么跳出地狱的局限。
一、人口大省高考真的太难了!
休斯:
伤心的是,我非常偏科,我语文和英语都很好,我数学到最后是真的不行。我妈给我找了个补习班,把我放在一个地方住宿,让那儿的人给我补数学,就那种 all in 数学的集训营。
all in 之后你知道考了多少分吗?
40!累死了,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让我再创业十次,我都不愿意再学一次数学。
所以说,人类不擅长的东西就是真的不擅长,我真的不太擅长数学。
刘思毅:
那如果我们真的不擅长数学考试,在应试教育里咋办?有出路吗?
休斯:
就不高考呗!为什么一定非得科举啊,反正我不会让我孩子高考的。
刘思毅:
当年为什么我们就不得不高考?我的天哪。
休斯:
当年是因为没门路,父母也不太行,非得让我高考。为什么要高考?我现在一想到高考,路过高中,我都恶心,我这个阴影真的弥补不了。
我也记得,我早上六点钟去教室,一个人想努力学习,还跳窗户进去,结果摔倒了,地上有水,太惨了。我觉得我创业都没这么惨过。我们河北这边的应试教育真的太难了。
刘思毅:
山河四省太难了。所以高考就算在我们那个时代,其实牛逼的父母也可以跳出高考的逻辑,不参与科举。
休斯:
而且你看我还是学艺术的,我是学导演的,我觉得学艺术还能给我加点分。
高考到底为你带来了什么,而且你考上又能有什么发展?我想请问一下北大的你。
刘思毅:
擅长考试和不擅长考试真的很泾渭分明啊。
休斯:
你智商可能高,但智商高的人又不多,你擅长学习,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太少了。所以你跟他们卷什么呢?
刘思毅:
如果考不上北大清华,考不上 985,那我们的孩子应该怎么办?或者我们当年已经走错了路,我们现在该咋办呢?
休斯:
让孩子自由发展,一定要带他见世界。当他见得足够多,他就会找到他真正适合做的那件事。
二、被高考伤害过的 90 后、80 后要怎么办??
刘思毅:
应该怎么摒弃那种从科举、到大学、到大厂、到体制内的科层制噩梦?
休斯:
这个科层制的噩梦给了他们安全感,甚至是虚妄的安全感。
刘思毅:
怎么砸烂这种虚妄的安全感?
休斯:
我之前看到一个文案,我觉得说得特别好:35 岁之前你是用你的身体去换宝马,35 岁之后你是卖了你的宝马去买护肝片。
35 岁之前你努力工作,透支身体,为了去买豪车或者是好的住宅。当你买到之后,35 岁的生活是什么?老板画的大饼没了,把你开除了,你身上一堆病,你还得花钱把房子卖了去治病。就是这样一个循环。
刘思毅:
所以你会发现,不管你是去追求大厂的稳定,还是忍受大厂的压迫,还是被科举高考压着,你最后会发现结果都没那么好。
休斯:
所以还不如就放开干。
刘思毅:
可他们又会追问一个点,就是:“我不知道我该干啥”,我也想放开干,也想成为休斯、刘思毅,但我不知道干啥。
休斯:
我觉得是因为见得太少了。就导致你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或者你没有什么擅长的。
你可以多去参加,比如说你进你们的社群,你能看到很多创业者,他们在做很多生意。一定要多看,认识很多人,多去参加别人的线下活动。
你们这种线下聚会、线上聚会,你要多看,你就知道:“哦,还有这种生意,这个玩意儿我喜欢。”那你再去尝试,多尝试就有可能成功。
还有就是,很多人说有的人运气好,创业一次就成功了。我觉得没有什么运气好的人,就是很多人他是创业了一百次失败了,他第一百零一次成功了。
所有人先去看世界,见得足够多之后就多试,不要想着我一次要成功,三次要成功,不成功就是我有问题。你没问题,你多试!你把你失败的那一百次别发到发朋友圈,你就是那个“运气好的人”。
刘思毅:
这鸡汤灌得…但是你就是第一次成功了啊。
休斯:
我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