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今天问苏陌年,这几天我是怎么了,怎么总是疯狂想谈恋爱,发情期吗。
我跟他说,最近有 10 个之前高中、大学、工作期间的同龄人,结婚的结婚,已经有稳定关系的有稳定关系,
以及 ta 们的对象看起来都很牛逼、很爆炸、很好看、很适合他们。
我突然也陷入一种不配得焦虑,或者更确切地说,叫做:我也要走向这样,否则我好像落伍的焦虑感。
苏说,亲密关系不是用来解决的,亲密关系本身对于你来说很难,但是这是用来体验的,
难就对了,你解决了,你就死了啊。
而很多很多人,他们需要一些必备品,比如说陪伴、比如说搭伙过日子,你不需要,所以你也没着急啊。
你之前的那些前任们都有这样的特质,可你也不选啊,你也主动分手啊。
说完,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还是十分想:既要又要还要,
要命的人性。
二、
在看和菜头写的一个文章,说现在再也不会叫嚣着给别人锋利扎心的问题了。
因为他中年以后终于懂得了 ——
人的路只能自己走,你走你的路,但是千万不要去想着干扰和说服别人走别人的路。
有道理,不论对任何人。
对子女、对父母、对恋人、对盆友、对合伙人、对员工、对客户,
这上面这些和我很近很近的人,其实是更需要注意的。
你要闭嘴,大多数时候,你只需要自己走,自己的路。
三、
刷完科目三的寿险,决定给我儿子、给我爸妈,都在香港买一大笔寿险。
原来他妈的寿险是这个逻辑,卧槽,老子疯狂买。
死了的礼物,命运的杠杆,人民币的美元化,三个角色的结合 = 香港的保险的核心大陆法门 ——
寿险。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我的股票经纪人和私行操盘手要说保险纯纯割韭菜了,
因为根本不可预期收益率,用收益率逻辑来判断保险,
只可能得出割韭菜的结论。
风险压舱石逻辑 VS 高风险高收益冒险逻辑,
我两个都要。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