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厘岛卖别墅,一栋赚 200 万,可怕。
去探访了会员爸爸的巴厘岛创业项目,帮全球的文艺骚逼建别墅,然后一起 manage 起来,赚两遍钱。
写一下这个案例,因为觉得很有代表性,代表了印尼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地理套利,以及房地产作为一种风险资产类别的属性,
风险是有价格的,国家是有阶级的。
一、
晓舟是之前做投资的时候认识的一个 80 后小哥哥,原先在亚特兰大读书,摔断过腿,后来在国内创业,再之后就出海,出海就直接来到了巴厘岛。
因为他来度假,来潜水,来到了 Canggu,就感觉又安全又多样的供给,又便宜,人力便宜,物价便宜,用人民币消费,也就是和杭州上海差不多的物价,
而且真的可以过得很开心,他就成为了一个数字游民。
他发现巴厘岛的 Canggu 的物业们,都是本地居民有土地的,给到租客 30 年的地租,然后约定一个之后的公允租金上涨,就给到了很多白人、华人。
白人特别是澳大利亚人,最先发现了这里,塑造了这里,改造成了一个数字废墟,这里有无尽的稻田,也有主路两边白人嬉皮士的咖啡馆、沙拉和 Fine Dining,以及夜店。
白人来度假,发现这里没有供给,而有了需求,于是不断添砖加瓦,沿着海边,有了 Canggu。
二、
别墅物业是一个重投资。
巴厘岛的生意无非就几个项,一个是餐饮,和中国大陆一样,门槛低,但是竞争激烈,而且越来越卷。
在 Canggu 有几百家琳琅满目的咖啡馆、轻食店、还有各路餐厅,主打白人饭。
餐饮的翻台率很高,虽然成本很低,但一次性投入还是高的,因为租金高,要付款 30 年的一次性业主租金,而且还有装修,
咖啡馆一看感觉就很难赚钱,我不知道图什么。
xiaozhou 在巴厘岛,自己买了一套别墅,在 Airbnb 上经营自己的账户,开始赚运营的钱。
巴厘岛的主流高客单价游客,还是白人中产,拖家带口,而那些数字游民基本上都是白人穷逼,住酒店单间,
真正的利润绝对来自于拖家带口的白人,不可能住酒店,因为太贵了,一间丽思卡尔顿 = 3 晚 4 房别墅的钱,别墅可以绝对私密,白人度假,至少半个月起,
所以生活状态就是:
Airbnb 定一个别墅,租摩托车,自己买菜做白人饭,然后天天健身在泳池边看书躺着,这样的人就是别墅的黄金租客,
开始以这样的人群为核心目标,去做别墅生意的差价,做得不错之后,开始成为地主。
三、
成为地主就意味着要控上游,真正的上游就是土地租金下来,自己和设计师聊设计方案,然后把方案落地到包工头、监工,让爪哇岛的工人,把别墅落成。
从选址,到土地租金谈判,到设计方案,到买家 Source,到同步建设,再到不断催促进度,用 1 年时间来完成整个项目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