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海直播完我们的会员 6 周年陪跑,发现我在小红书被网暴了,我和我家的育儿嫂一起被小红书网暴了。
我觉得这个事件太经典了,是传播学经典理论的现实验证。
我一定要记录一下我的教训,还有经验以及我的所得。
一、刘量量被虐待了?
昨天下午 5 点,我正在奋笔疾书准备陪跑课 PPT 的时候,突然瞬间连续有几十个微信好友找我,说刘思毅,你家孩子被虐待了,我惊了,我说咋了!!!!
打开一看是一个小红书帖子,标题叫做《万象城黑心育儿嫂遛娃》。
我点进去看,这不是我儿子和我家阿姨吗?
在我办公室楼下的咖啡店,拍了一个动图,文案见上图。
下面的评论区瞬间从十几条到上百条,有人说这不是刘思毅家儿子吗?
就一堆人艾特我,我当时在准备直播讲课,而且我知道我们家阿姨和我,包括我家爷爷奶奶带孩子都是主打一个粗糙带娃,包括我带娃其实都非常非常的粗糙,
我经常被骂,让孩子玩我的牙刷,我吃他的辅食不用另外一双筷子,说玩手机的时候,很多尖锐的东西不阻拦给他。
我主打的是,当我们过度控制孩子,我们终将让孩子过上一个拥有巨大投射的非常不自由的环境。
而这种过度的担心其实不是爱,是一种控制,而控制本身也会让孩子拥有一种负面的能量和情绪。
我和父母和阿姨的共识,我们尽量不犯错,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允许我的儿子做一切。
我在视频号经常被骂,我不是不care,而是我觉得他可能出危险的时候我会看住他,并且我的育儿观是我做主,我本身对我的行为负责,我就留言了。
留完言之后,我就被网暴了:噢你儿子原来是你的流量产物,这个爸爸自己就不爱孩子会不会虐待孩子,这个爸爸跟阿姨有一腿。。。
我真的很生气。
阿姨也看到了,阿姨非常的崩溃,阿姨决定要去调监控,我说算了算了,我知道你是什么人,你也知道我是什么人,
我们相处了这么久,每天我都陪娃,我爸妈也天天和你在一起,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粗人,并且我们主打的养育观,我们也深度沟通过,我不是给你涨工资了吗,我觉得你整体做得很好。
我问心无愧,你问心无愧,算了。
二、我现在能理解小红书的宝妈群体的情绪了。
我觉得有一个点,我做错了。
其实在这样一个舆论现场,为什么算法推荐下的小红书的宝妈用户会批量的发给我,并且一定要提醒我,而且有很多次万象城和华润大厦的有很多业主,还有很多视频号的用户,甚至都来指责我妈。
他们以为我妈是阿姨,说不细心,不说普通话,或者指责我阿姨不细心。
我现在能理解小红书的宝妈群体的情绪了。
叫做:孩子最大。宝妈本身会爱孩子,纯然的一种爱。
我终于理解了在纯然的爱的这样一个共识氛围之下,一个激烈的标题,加上一个图片,加上一个笃定的描述,会带来什么样的一个灾难了。
而此时此刻,真相可能根本不重要,只有情绪最重要。
策略很简单,尊重情绪,无视真相,随波逐流,贡献这一波流量给小红书,而小红书本身这个社区的舆论真相就是如此,我突然能够想到那些可能真的因为委屈爆炸而自杀的争论人物了。
这些争论人物自始至终可能都想证明真相,而没有人关心真相。「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一开始在用户心目中种下的那颗心锚。
评论区众说纷纭,所有的人都是吃瓜群众,你的真相是你的真相,而博主的真相是博主的真相,而一个虚幻的小红书社区共识是,阿姨都不靠谱。
因为杭州有保姆纵火案,因为杭州有巨多的育儿嫂和阿姨的真实的案例,因为信息流算法新闻在推送:
阿姨会坑孩子,没有父母照看下的孩子是不安全的,是不被认真对待的,
但是兄弟们,在这样的传播铁律之下,我还是想呼吁:人是人,阿姨带孩子能不能玩手机?
我的观点是能,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