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上,连续写一下这几天的感受,把它都倒出来,
一、
香港是什么,对于内地人来说,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很容易的起点。
为什么要全球化,因为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因为想要更自由,因为想要更大的收益率,因为想要更值钱的劳动力价格,
因为想要更强烈的信息强度和商业连接的流动速度。
去过这么多城市,香港、纽约、上海,是首当其冲的前三,在年轻时代要打拼的时候,这些城市给你提供了很多信息折叠、人脉折叠、金融的折叠。
而对于华人,特别是中国内地的华人,香港之所以有诱惑力,正是因为它的一国两制的独特存在,
同一种语言、同一个主流民族,用不同的法律体系,塑造了一个整个以「人民币出境」为核心业务的金融城市,
800 万人在这个城市,内地一滴水,香港一汪洋,一条深圳河隔开了大湾区,香港对于内地人来说,
就是最便宜、最容易、最可触及的全球化跳板。
二、
香港不可能是终点,对于来香港的超级个体来说,它更多是媒介,是金融的媒介,是连接整个亚洲的桥梁,是观察整个西方英语世界的起点,
它会越来越像内地,也越来越不那么香港,但因为制度终究不通,普通法 + 私有产权 + 美元锚定 + 英国人留下的殖民地的规矩体系 + 华人勤奋听话 + 中国很大 = 香港很贵,也很好赚钱。
什么都很贵,服务很贵,房子很贵。
香港的典型生活方式是什么?
1,牛马一样的通勤,不开车,坐地铁。
2,窄窄的香港,去哪里都很方便。
3,做什么都要收钱,服务就是要钱,专治白嫖狗。
4,一切以金融为核心上下游,金融立城,养一切。
5,内地一滴水,香港一汪洋,是内地的有钱人和庞大的内地市场养活了香港的金融业。
6,生活成本高、工资收入高,香港赚钱香港花,一分都不带回家,寻不到钱。
7,空间就是权力,空间就是金钱,逼仄和折叠 = 香港,
8,可上可下,香港作为一个副国级领导城市,就很爽地可以上到天庭,下到搬砖,整个城市都在流动。
9,与美国、欧洲、东南亚、澳洲、台湾、日本的心理距离感瞬间缩小,国泰和香港的亚洲中心的地理位置起了很大的作用。
10,香港越来越面向内地,而不是面向世界,因为中美脱钩下,内地向前走,西方向后退,是既定事实。
11,港币和美元锚定,是人民币留下的美元后门,整个中国都在用它来对冲,长期的全球化最后最坚硬的阵地。
12,搬砖会很累,赚多少花多少,没有积累,打工暗无天日,哪怕 100 万也要自洽。
三、
香港真的不养闲人,养不起
有几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