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次来香港出差,作为一个港漂,在 2025 年中旬这样一个全球经济停滞的时间来到香港苟延残喘,
访谈了 100 个港漂,感受到香港作为一种身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居住空间的昂贵、便利、折叠、多元与无情。
香港,对于我们这一代新港漂,
真的很「杀猪盘」,但「杀猪盘」的另一面,是这个城市的福利,香港户口对于一个内地人来说,几乎是一个获取成本最低的境外户口,
性价比拉满,又「杀猪盘」,又福利满满,充满矛盾和平衡。
一、
香港户口是很贵的,香港政府一点都不傻,想得很清楚。
繁体中文的香港本地人一直嘲笑我不懂香港,香港没有户口这个词儿,
但是大哥大姐们,只有户口才能说明我们内地黑奴心中的苦与乐呜呜呜,
你们繁中香港天龙人儿,不懂这个词儿对于内地黑奴宝宝总们的意义啦。
疫情后开闸放水,放进来的高才、优才以及香港身份在内地互联网火爆了之后,被像我这样的人直播曝光以及记录之后,又有一群来自大湾区的港硕,来到了香港。
我们这一批人,是香港真正的新韭菜,虽然会让 DSE 竞争烈度变大,但拜托,这这么点儿考生、就这么点儿学校,烈度大,也不可能比高考更卷,
基于这个,还是会让很多港漂因为孩子的教育趋之若鹜,
于是他们要来租房,他们要来消费,他们要来买保险,他们甚至要来买房,他们要来贡献各种流动。
二、
香港赚钱香港花,一分别想带回家,高才大部分人在 23 年兴冲冲拿到了签证纸,办了香港身份证,
但是后来发现续签是有难度的,最大的难度不是创造现金流痕迹,而是是否决定真实地和香港发生关系,
你要租房子吗?你要带小孩儿来吗?你要来这里工作吗?你在这里买房子吗?你要在这里读个书吗?
无论是怎样的痕迹,都会创造一个人在年轻的当打之年,为香港政府创造的流动 GMV,
人,是有价值的,一个高才 A,是来买房的;一个高才 B,是来卖保险的;一个高才的学历愣头青,是来拉着父母在香港买房,并且找到牛马工作的。
但香港并没有给我们这一群人高薪工作,甚至就是没有工作,所以才要卖保险续签,
而卖保险续签一次,用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额度,还行,这就是中国的社交电商,然后用在了香港做保险 GMV 哈哈哈哈😂,
华人真的都一个套路。
但!你要用来做香港户口的第二次续签,甚至是 7 年,都是几乎不可能,拿永居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为香港贡献了很大的营收,或者你把整个家都给了香港,
这就已经是香港人了,实现了香港「杀猪盘」的目的,也实现了一种香港生活方式的转变,发达经济体也完成了对内地北上广深大中产的虹吸。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