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刘思毅宝宝总的超级个体户访谈。
这篇文章来自和从首尔留子李同基,以及我的香港保险合伙人刘也行老师一起的对谈,
李同基,真的好韩国人的名字哈哈哈哈哈,很好奇他为啥来中国留学,然后刘也行老师的的人生旅程是从清华状元、科研精英到香港保险业,
两位宝宝从不同的视角来看看现代社会年轻人困顿的观察,一起来看。
一、中韩生活的区别有哪些?
刘思毅:
这位同学来自遥远的首尔,货真价实的北大人,来介绍一下自己。
李同基:
大家好,我叫李同基,我是刘思毅的大学同学,我来自韩国首尔。
刘思毅:
他最近准备做 IP,结果还没有中国手机号,要给他搞一个。
他很适合做网红。为什么呢?第一,他是北大本科。第二,他是一个非常会说中文的韩国留子。第三,他自己是一个单腿宝宝,因为几年前的车祸失去了一条腿,
但是他现在可以用一条腿加上智能假肢撑起多少公斤?
李同基:
硬拉 140 多公斤。
刘思毅:
引体向上几个?
李同基:
有点少,40 多个。
刘思毅:
深蹲呢?
李同基:
深蹲是 100、120 多。
刘思毅:
所以说他就是非常身残志坚的韩国宝宝,你作为一个留子,我经常说这些牛马的生活,你听懂多少?
李同基:
差不多 60%。
刘思毅:
你会感到一种绝望吗?
李同基:
也会有吧,我也是牛马。
刘思毅:
你作为一个韩国牛马,你怎么看韩国的牛马生活?你说一说韩国牛马的感受。
李同基:
刚刚那个老师说他的第一个工作收入是 1 万 4 左右吧,我也跟他差不多。
我也毕业于北大,然后我以为毕业之后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很能赚钱,后来才发现这样的很少,就是人民币一万七八。
刘思毅:
一万七八在首尔是什么水平?
李同基:
很低,就像中国二线城市的五六千。首尔物价比较高,房子、保险交完了就只剩百分之二三十。
刘思毅:
准备买房吗?
李同基:
肯定买不起,就得去京畿道、仁川这种离首尔比较远的地方还可以买。我现在住的地方是全租房。
刘思毅:
全租房是什么意思啊?是像中国的廉租房一样吗?
李同基:
差不多。
刘思毅:
就是很便宜,专供牛马的?
李同基:
是的,然后钱都是从银行贷款过来的。这个机制只有在韩国。
不是月租。就签两年的合同,然后可以续。
刘思毅:
你的腿咋了?说一下你的腿吧。
李同基:
七八年前发生了车祸,然后失去了一条腿和一只眼睛。看着我眼睛没问题,但其实我失明了一只眼睛,脑细胞也有问题。当时我流了很多血,所以后来才发现我眼睛有问题。
刘思毅:
经历接近死亡的那种感觉,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李同基:
不幸中的万幸。当时我在医院就看过好多比我更惨的,有的截肢了两条腿的,还有没有胳膊的。我妈说我旁边几个患者都死了,只活了我一个人。所以我也很感谢,至少活了一条命嘛。
刘思毅:
你喜欢怎样的女孩?
李同基:
就跟我三观合得来吧。我特别喜欢做运动、健身,所以也希望另一半喜欢做运动。
刘思毅:
为啥毕业不留在中国?
李同基:
留不下来,因为国籍。
刘思毅:
你觉得北大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李同基:
我的同学都是学霸,就我一个人喜欢贪玩。我在上学的时候跟体育特长生很熟,其实跟刘思毅没那么熟。
我可能每天都在健身房吧。我每天都趴在那跑步、做引体向上,所以我跟特长生比较熟。
刘思毅:
你一定要结婚吗?
李同基:
不一定。
刘思毅:
但如果只谈恋爱,不结婚,别人女孩图你啥?图什么?
李同基:
找到合适的我可以结,但我是丁克。
刘思毅:
你不想生孩子?为什么?
李同基:
压力太大吧。
刘思毅:
他就是典型的韩国人,可以结婚,可以不结婚,但坚决不生孩子。
明天我要见证一下单腿壮男如何和我一起健身,140 公斤硬拉。
二、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
刘思毅:
刘也行还没有和我认真聊过,这是第一次直播的面对面。
给让大家介绍一下你是谁?说一说战绩可查的东西,说一说刘也行是谁?
刘也行:
我是一个古早的过气网红,有一些小伙伴看过我出镜的一些综艺节目,现在我和思毅也是一个合伙人的关系,我们一起在香港拓展一些业务。
刘思毅:
这么多人不知道,你详细讲讲你的来时路。详细讲讲,第一个问题,刘也行是谁?
清华本硕博,河南省理科状元,《一站到底》冠军,刘思毅香港合伙人。
我今天想和刘也行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第二个问题,聊一聊香港。
刘也行:
我还算年轻人吗?
刘思毅:
你是过来人,所以你可以跟年轻人聊。我就想认真跟大家聊一聊。我会员其实比我小的有很多,93 年的,也有很多比我大的,他也没什么出路。
刘也行有一种魔力,就是让男人和女人都爱上他的一种魔力。
这种魔力是我不曾拥有的,因为他不曾在直播间发疯,他对任何人都是比较平和的。
为什么邀请他来聊一聊年轻人的迷茫呢?因为他也曾迷茫过。他也曾走过自己抑郁的风雨,他也曾转行过。
他自己从清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然后成为施一公的弟子,成为一个省状元。
这么人生的高峰,一个高考的省状元,但现在去香港卖保险了。
他自己是怎么走出这个笃定之路的?聊一聊。所以说,首先聊来时路,就可以看到你自己的迷茫与不迷茫。
刘也行:
的确。就有一句话对很多女生说的,让集美们擦亮眼睛,不要听男人说什么,要看男人做什么。
我觉得过去的、用脚投过的票,才是他真实的路嘛。就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说要讲年轻人的出路。
刘思毅:
城市选择、专业选择、行业选择以及他自己的赚钱工种选择。我们就聊这四个部分。聊完我觉得大家就清晰了。第一点,从高中开始说,文科、理科这个选择现在还存在吗?
刘也行:
其实咱们聊过 AI 嘛。
我觉得在 AI 时代,文科、理科之间的分野会越来越小。除非你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特别细分的科研工种。其实你本科学什么,接下来的差距会很小。
更看你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或者说你在大学这几年里积累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反而是你学习到的知识,无论是课堂上的,还是实验室里的,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会越来越低。
而和人之间的连接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 AI,包括视频、屏幕,把人和人之间实际上创造了一种叫“附近的消失”。我们不认识我们的邻居,不认识可能工位隔了两个人的同事。
但是我们通过一个屏幕创造了一种“附近”,但物理上的附近消失了。对应到大学教育,原来的大学在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的时候,我们是在“附近”学习的,我们是学习同学、学习老师。
但现在哪怕我们选了同一门课,很可能一个学期下来都不认识。所以大学的价值慢慢从原来创造“附近”,变成了创造一种更深的关系,比如师徒关系,或者是在大学里做一个项目的合作关系。
而不是说你去一个课堂上学到一本书、一门课,这种重要性接下来会越来越低。
刘思毅:
专业不重要,关系最重要。而关系为什么从大学开始就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层关系?
刘也行:
其实刚才你说年轻人的出路,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可以把它拆分成两个维度来看。一个出路是职业出路。虽然说有很多比较有理想、有情怀的教育家觉得大学和职业应该没什么关系,大学应该是培养人的,不应该是培养一个工作人员的。但我觉得,中国人上大学,绝大多数还是为了找工作,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还有个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心灵出路。现在很多年轻人,与其说是找不到职业出路,不如说是找不到一个心灵上的出路。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他不知道自己心之所向应该放在哪里。
似乎生命的前 18 年全部被规训到了:我就是要考某某大学。那个专业似乎比较好,我应该考到那个专业的分数,然后我就应该成为那样的人。但实际上,他内心是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或者说他自己根本不知道,他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我觉得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分享一下我的来时路。
当时我高考那会儿,现在大家说的“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其实很多状元级的还是愿意当科学家的,选数理化,选生物、生命科学。
那是 04 年的故事,20 多年前的事。我至今还是坚信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啊。只是我们这个世纪才过了 1/4,还有 3/4 我们大有可为。但是从职业选择的发展来看,虽然这几年生物医药行业、生命科技行业慢慢起来了,但是这个天坑专业,除了在大学里任教,它在职业通路上的路径仍然是不通畅的,或者说它是供过于求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出现过个人的探索和迷茫的。因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新兴的行业,当供不应求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工资溢价,可以高薪挖人。
比如说最近最火的 AI,大家都看到,花多少钱,谁又挖谁了啊,哪个华人得了什么奖,又被谁挖走了啊。这就是一个行业快速成长上升期产生的结果。
现在有一个热门词条,叫做“具有一种经济上行期的美”。而我们,其实人生第一次可能会见到一个经济平稳期,甚至是经济下行期。而我们在职业选择上的很多经验,往往现在就会失效,特别是在这个 AI 时代和 IP 时代。
所以说,回到职业路径上来说,我先说结论:我觉得对于咱们这种小镇做题家,逆天改命的最大两个方法,一个是做 IP,一个是做销售。
当然,如果你能用 AI 做 IP,或者用 AI 帮助你做销售,那会更好。这是我的一个结论,这是我用脚去投票,现在在做的一件事情。然后再回到心灵的出路哈。
其实我觉得咱们挺可怜的,从小到大在心灵之路上的指引,绝大多数家庭、小朋友们受到的引领是非常非常少的,甚至是欠缺的,甚至是空白的。
思毅刚才用了几个词,有个“英雄之旅”。这个英雄之旅我也展开和大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