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年前,很多 VC 和前辈们哪怕是好意的挑战问我说,群响的未来能做大吗?这么累?
我都会回怼说,怎么不行了,我们就这么干呗,简简单单,先冲了再说。
1 年前,群响 5000 个会员的时候,会员业务线一个产品,根本不能支持营收的增长。
于是在势能足够的情况下启动了俱乐部。
那个时候,对商业模式的瓶颈有了一些感觉,默默无闻地跟着俱乐部这个业务线长大了 2 倍。
今年,站在现在,我们拿着 10 万个电商行业的 CEO 流量,我们目前的业务线却枯竭到,我无论怎么盘点,都不能突破 5000 万的上限。
10 万个私域只有 8000 个是我们的客户,付款 1699,只有 400 个客户付款 3 万,只有 50 个客户付款 10 万。
但是其他的呢?其他的呢?
我一直在逼问自己。
最近流量侧起来了更多精准的流量,而我发现我们的商业化线居然只有这些的时候。
我真的要承认这一点了。
社群 + 高阶社群 + 企业合作招商 + 垂直技能主题课,不能让我们达到 1 个亿、2 个亿、3 个亿。
8000 个会员的社群,要更小、要更精准、要更垂直,它应该是我们的供给侧。
中国境内电商最大的资深操盘手圈层,就这个目标,锁定数量不要增长了。
因为再怎么增长不会有指数级提升,而且逻辑不顺。
400 个俱乐部,锁定 500 个,就是群响的天使 CEO,不再开放其他坑位,不断涨价,用这些利润来运营和服务吧。
但是,其他可以,培训,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特定主题的培训课。
这个仍然很累哈,两边都得更新,供应链得弄、流量也得持续弄,但是这个可以有 2 个亿。
那么接下来,继续看,还有什么?
企业合作,2000 万是上限,因为这个圈层的 B2B 足够高频,不像其他展会一样,它是 B2C 的桥梁。
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
To B 有什么共性的,我可以卖的吗?
问题变成了,手握 10 万,以及每天正在蓬勃增长的电商垂直私域流量,都是老板和中层。
我除了培训、社群、企业合作,还有什么变现模式。
啊张阳老师,说的太对了,商业化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CEO 必修,流量是燃料,商业化就是你要煮的东西。
啊啊啊啊,张阳牛逼。
我目前的结论,只有对社群,比较清晰了,分享如下:
社群不是现金池。
手握 19 个付费社群,8000 个人,重、有价值、垂直、有影响力。
但是必须要依靠人肉微信,人肉军团,强内容、强活动、高频次。
我身体力行做了 2 年,得出的结论:
社群不是利润现金牛,是势能起跳,是成交润滑,是起盘点。
严控服务商,严控服务商下面的 Sales 军团进入群响社群疯狂加人,坚决禁止 8000 个会员社群的镰刀化。
社群不活跃不是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是:
能不能持续交付最快、最新、最全的流量操盘打法和信息,以及人群能不能别泛、别镰刀。
对于社群,今天我的开悟是:
社群不是我的商业化最大利润,他是我的资产,他是我们的供给侧,他是我们的亲人和帮手。
致力于做中国最牛逼的操盘手圈子,80% 以上要是5 年以上的资深电商从业者。
所以说,对应的策略是:
第一,勇敢涨价,持续不断涨价,不要追求 8000 个到 1 万,到 2 万,这个服务程度,8000 个都服务不好。
降低人数、提高纯度、抵御泛化,核心抓手就是价格,价格是最好的强制筛选。
第二,致力于投入活动运营成本,全国各地闭门主题沙龙做起来,深度的做起来,沉淀和发现更优秀的供给侧。
第三,9 月 11 后,停止每个月一次 3000 人的线下大会,做 10 万场观的视频号直播和抖音直播。
第四,每年 2 次,1 万人的超级大展会,做势能,其他全部做全国闭门的主题沙龙。
第五,致力于用这个圈子的内容和势能,去向上、向下打我的商业线的拓展。
今天是我的开悟之日,连续打了 10 个电话,请教我的顾问们。
我的俱乐部爸爸全是我的顾问哈哈哈。
是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