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铁子好:
周末过完了,上周直播了 5 天,真的得劲儿、繁忙;
俱乐部仍然持续有大流水;
会员事业部有了上分系统,可喜可贺;
IP 组开启了一个月 1.2 万流量的新征程,
业务正常前进。
时隔 2 周的 delay 偷懒之后,CEO 全体信重新开车启程,启程的原因很复杂,
就是我看到脱不花在得到上发了一个动态,连罗振宇也在每周写周记,脱不花说,他们把罗振宇周记要求成,一定是下面的同学全部能看懂。
我很受触动,和我写全体信的初衷相同,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我不能面面俱到的和每一位同学唠嗑,不能让每一个同学都知道我的故事和我的想法,
因此全体信,我想探索一下,是不是可以形成一种机制,成为我们公司一种文化。
一种公司铁子了解公司创始人如何理解我们的业务、文化、价值观,以及我们的团队发展,以及我们各种分配制度的渠道。
目前已经写了 16 封信:
为什么要重新启动?
我希望借此跟大家分享,这个双月结束后,和大家交流的一些收获,也是我发现的,我在公司管理上,疏忽的一些问题哈。
我们的联合创始人 Allen 跟我说到,我需要花更多时间让公司更有凝聚力、更有向心力上。
Allen 说,他觉得,我司特别特别缺乏一股向心力,特别是在最近团队扩大的阶段,
是,公司业务是在进步,同事也在变强,可是似乎每一个人都各扫门前雪,部门墙莫名其妙地设定在大家面前。
击中我了,我也觉得,我好像一直在口口声声说,我们群响要有更多拥有铁子味儿的自己人,但是所谓的自己人,不是说说而已的。
如同我经常在票圈说,公司愿意在分钱的时候,先迈一步,那么,在公司的文化建设上,在公司的组织建设上,我作为创始人,是不是也需要多迈一步?
好像是的。
何为没有向心力呢?
表现有很多具体的,比如说,以前可能大家全力为一个事情冲刺,不管是谁负责,大家一起使劲儿,可是现在,人多了,反而人均效力和人均能量变低了?
比如说,刘思毅你为什么一直在 IP 组做事情,然后沉迷自己直播之后,就口口声声说,
俱乐部业务和会员事业部的业务,交给两位合伙人,然后对其他组的同事充耳不闻,毫无关注了?
比如说,刘思毅为什么一直呆在办公室里呢?刘思毅为什么一直没有和新入职的同学聊过天,做过新人培训,或者新人团建呢?
我当然有我的理由,可是这些理由似乎都不能阻止一个事情的发生,
就是当一个创始人在还不到 50 人的组织里,无意或者有意地缺位,那么,这个组织何以有凝聚力呢?
无论是战略能力,还是组织能力,还是公司的文化价值观使命,我是公司的天花板,天花板不见了,头顶漏风啊。
说得十分有道理。
Toby 在本月和我的沟通中跟我说的话,我也很受用,他说,你不需要说那些有的没的,你只需要说,
第一,公司未来会往哪里走?赚多少钱,正在赚多少钱?
第二,公司的各部门、各个岗位怎么考核(也就是怎么分钱)
第三,其他,对群响铁子的要求、建议与爱。
非常明确,和大家利益无关的事情不要讲,讲了可能大家没有这么大的信任度的时候,听不太进去,
需要我们和大家相互信任一些,相互有了默契之后,大家的味道相投之后,其实懂的都懂,不用多讲。
好像也有道理。
Xuan 说,我们群响的会员事业部的小二们,非常期待有更多的关口可以去闯,以及非常期待未来会员,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这一点,老板要告诉他们,以及我们的会员事业部和俱乐部事业部,也需要更多的关注、鼓励和爱,以及信息的透明。
我想说,这些都对我有警示、有启发、有鞭策,感谢大家对我的直接了当的反馈,我自己的反思的是,过去的双月,
第一,侥幸地觉得 Allen 和 Toby 能兜住业务,就放手业务和组织管理。
但,组织管理,CEO 和创始人两个角色在一起的我,在 50 人公司内部,需要出现在大家面前,
积极地让大家知道,我的想法、我们公司的想法以及我们公司的文化。
第二,Focus 在 IP 业务的直播、引流、获客中,在业务上,尽管无意,但客观树立了一个部门墙,
我需要知道其他部门的炮火,我需要关心他们,我需要让大家联动起来;
第三,新人培训没做,没有让新人和我相互熟悉一下,相互知道味道如何,毕竟群响的味道核心目前还是我梳理和树立的,核心来自于我。
于是乎,每周一次的 CEO 共创会要重新开始,初定于每周一晚上吧。
@xiaoyan @雪 一定提醒我,每周,下周一也就是明天,我先请每一位会员事业部的小二军团一起吃个饭哈,好久不和大家聊啦。
于是乎,每周一次的 CEO 全体信要坚持,要向下写周报的方式,认真写我们公司的变化,我的变化,我的想法,我的感受。
于是乎,每个双月,要带领新入职的同学做一次简单的团建、聚餐、培训集一体的半天活动,
本双月的下周启动,有 15 位新同学左右,请 xiaoyan 安排,我给你超级猩猩的服务商,仍然带大家去上一节运动课吧嘻嘻。
希望群响还是可以持续有人情味,这是我的心愿,但很抱歉,之前偷懒了哈哈哈哈。
今日互动,不强制,但是如果愿意,请一定一定私信我,除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