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讲一些关于「刷单」的真人真事儿。
一、为啥还有刷单。
刷单由来已久。
在传统电商时代,淘宝的绝密武器就是刷单,本质是一种对抗算法规则,用虚假订单的真实化来获得算法排名下的流量推荐。
为啥还会有刷单,思考了很久,本质原因是真的太卷了,充分竞争下的饱和度达到最高,人人都需要把卖相做到极致。
人人都需要虚假繁荣,投资人需要、品牌方需要、服务商需要、达人需要。
二、刷单有哪些类别?
第一类,刷 DSR。
也就是刷一个卖相,为自己本身的店铺来一个基础的装修。
这个属于基本操作,就是一个活儿,赚点儿白菜钱。
第二类,刷单品流量排名。
这个江湖比较复杂,天猫生态最多,又分为以下几种:
大甲方,隐形冠军,自己操盘 N 个品牌,锁定一个品类,一边去漫天购买流量特别是淘宝内流量成为大客户,
然后自己在不同价格带有不同的店,不同的店有不同的 SKU,用不同的 SKU 把淘宝非品牌类的买货流量全部吃完。
小乙方,发空单必然严格纠察,被查处出来处罚不轻,所以目前必须要走全部真实交易,
真实的交易,哪怕不麻烦,也需要小乙方让这些刷单熟手们(也就是那些赚外快的 C)组织起来,实现分发。
小乙方的生态是错综复杂的,订单可以拆解,可以组合,可以独立接单,一般在群响这样的社群疯狂获客。
每一个品牌都有固定的相互信任的刷单乙方,但最靠得住,除了要有信任之外,核心是能走货啊,能走到大量的货,然后直接开票。
这一类算不算虚假啊,我不知道,我知道需要直播大盘好看的时候,都需要用 GMV 托住。
但是算法更聪明,直播间量大的话不会影响推荐,如果量小,一定会影响推荐。
拿了 500 万订单,保证 500 万 GMV,可以拿到对应的服务费和佣金,为了保证 ROI = 1 ,凑出 GMV,超级 KA 是可以开出这样的 Offer 的。
这样的 Offer 拆解到每一个服务商手里的时候,服务商的安全气垫就是真实的刷单,
当然,可以在内部下水道进一步破价,在隐秘渠道流动,这不知道该叫不叫刷单。
三、员工内购可以成为下水道。
我们公司有一个刷单群,也是我们公司内部的购买福利群。
就是一个会员让我建的,说每天都有新惊喜,好东西都可以发进来,我半信半疑的建了这个群。
然后这个群,每天都很多很多很多好东西以「难以想象的折扣」弄进来,
2 折、3 折都算好的,关键是还有佣金全返,就是 100% 不要钱,免费,就要这个订单量。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隐秘于若干个真实的微信群的「刷单生态」,去中心化地在私密关系中,进行。
一个 B 端服务商,接了一个消费品品牌的服务订单,然后要保证 GMV 到什么水平,那么他要保,怎么保,投一点、直播一点、刷一点。
这样的刷单,大隐隐于市,直接让真实的 C 去「占便宜」,100 元的客单价 1 折买,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可以成为你的刷单人肉参与者。
且不会有刷单的痕迹、费用,发票都是正规的,这是基本操作,也是冲 GMV 的必要手段。
昨天被刷单大哥梳理了一下刷单生态,只是觉得,大家都好不容易啊,哭了,真的哭了。